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给黄河装栅栏,给珠穆朗玛峰装电梯,给长城贴瓷砖。
段子的本意是搞笑,暗示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可没想到段子有一天会真,那些我们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事,在某些唯利是图的人手里居然还真实现了。
(资料图)
先前,青海湖全长360多公里的湖面被铁丝网围了起来就足以刷新三观了,结果没想到那只是个开头,更大的奇葩还在后面。
今年五一假期前,有游客发现杭州湾跨海大桥距宁波20公里处,玻璃被涂上涂料,“想看窗外水天,每人交80块钱,去观景台和观景塔。”
没多久,黄河壶口瀑布沿途部分路段被围墙遮挡得严严实实,只能听见声音却看不到景点。
前些日子,就连云南德钦的梅里雪山也建起了数米高的围墙。
得益于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尤为出名,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不少自驾而来的游客都想着享受一边开车,一边观赏雪山的壮阔,谁知沿途的国道居然一夜之间多出了一堵围墙,想看雪山就必须交费20元买门票。
20元是不贵,但梅里雪山是自然风光,是大自然的馈赠,又不是谁出资修建的,现在居然连看一眼都要收费,你说离谱不离谱?
梅里雪山都建围墙了,其他景区自然要跟上节奏,这不青海湖也上新闻了。据极目新闻报道,日前有游客在青海湖附近遭到驱赶。
游客说,自己自驾经过青海湖景区时,在景区附近停车买水遭到穿着制服的保安驱赶,经过景区门口时又遭到驱赶,在景区停车场把车停下准备拍张照片,结果又被驱赶。“几乎每隔一公里就有保安人员在巡查”,这是游客的原话。
果然是“方法总比困难多”,这些景区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我想赚钱,就没有我想不到的点子。
按照这种逻辑,以后最好在每家每户门口建一堵围墙,毕竟日出东方、日落黄昏、微风习习、大雨倾盆都是自然风景,不收费可惜了。
对了,最好再把长城内外修两道墙,把黄河加个盖子,把所有景区都扩大20公里半径,沿途设卡换车,外部车辆一律不得进入,这样收入又可以翻好几番。
这些景区各种筑墙,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说是为了安全考虑,有说是为了方便管理,有说是为了给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可最后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大家都心知肚明。
想赚钱就明说,没关系,大家都想赚钱,不寒碜。可又想赚钱又想立牌坊就说不过去了,老百姓不是傻子。
人造景观、国家公园和一些需要控制游客数量以及需要维护的景点收费大家也没意见,可梅里雪山、壶口瀑布这种自然风光不仅收费,还建立那么长的围墙,不觉得有点丢人吗?为了不让游客看到风景,沿途安排保安巡查驱赶游客,这事做的恐怕太不体面了吧!
《旅游法》中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
那这些景区为什么还敢明目张胆地建围墙?说白了,基本上都有当地政府的默认或许可,就以梅里雪山的背后的德钦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为例,它的背后就是当地国企。
这两年旅游市场确实有点疲软,这真不是大家的出行意愿变了,而是口罩摘了的同时大家钱包也瘪了。不去正视现实,反而一味以封堵和驱赶的方式来创收,这做得就太绝了。最杀人诛心的是,他们修墙的资金大部分还是来自游客...
我们有很多的世界之最,但有些不值得自豪,比如旅游门票“世界最贵”。
普通人生不起病,很多人买房要掏空家底,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这些足够让人郁闷了。好不容易存点钱想出门散散心放松一下,结果发现景点门票贵得吓人,不买门票就只能在围墙外看空气,天天喊着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头来才发现大好河山根本就“看不起”了。
我真庆幸徐霞客生在以前,要是放在今天,他那篇著名的游记能不能写下去都是个问题,哪怕写完了恐怕也要掏空家底...
难怪新华社发文怒批:目光太短视!
对此,我的评价是:
智者修桥,愚者建墙,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