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建立国企研发投入稳增长机制、增强高校院所的研发能力……日前,市委科技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温州市2023年全社会研发强度提升方案》(简称《方案》),聚焦六大主体,打出一套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组合拳”,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指标,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牛鼻子”。国际上通常采用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个区域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当前,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在创新过程中,R&D活动是创新的源头。根据《方案》,今年我市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
企业是创新主体,也是提升研发投入强度的关键。根据《方案》,我市着力打造企业研发机构梯队,引导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省级以上高水平研发机构。深入实施“双倍增”“双迈进”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有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将企业创新能力指标列入小升规培育入库条件,从源头上提高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比例,2023年实现亿元以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企业动态清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41%以上。
推动我市国有企业打造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国资委监管企业每年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高端技改以及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比例不低于30%,工业企业不低于40%。实施建筑企业差异化培育,指导帮扶重点企业提升资质等级。引导建筑企业联合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建筑科技平台,促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建筑企业研发能力。
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是实施研发活动的重要主体。根据《方案》,我市大力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广“企业出题,高校、科研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等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引进共建一批大院大所和高端研发机构,加强瓯江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的投入,对研发投入提升明显的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条件、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支持我市三甲医院发挥自身优势承接各级实验室建设,加强医学技术研发和临床研究;鼓励公立医院建立独立法人研究机构,扩展研发投入渠道;鼓励医疗机构与相关企业开展科技合作,联合开展项目申报、临床医学研究。
研发经费投入不断提升,对吸引创新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方案》,聚焦服务业培育,我市将加快抢占云软件、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产业生态等服务产业高地,大力培育一批专业服务龙头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集群。
原标题:
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聚焦六大主体激活力
温州提升研发强度打出“组合拳”
记者周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