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春回大地,山乡原野生机勃发。一边是麦苗拔节,满目翠绿,一边是油菜花开,金色灿烂……感受着生机勃勃的律动满垄遍野,杨恩兰满心欢喜,倍感欣慰。
(相关资料图)
杨恩兰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坚守在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防治基层一线7年,足迹遍布水城区30个乡镇的村村寨寨,对农作物有着特殊情感和深刻认识。
从走出大山求学到广州接受高等教育,又放弃在广州稳定的工作,响应家乡召唤扎根基层,杨恩兰孜孜求索的是把科学研究的论文写在大地上。她坦言:“我研究生阶段所学的植物保护专业更适合在一线做农技推广,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所学。”
全国两会前夕,杨恩兰仍马不停蹄穿梭在水城区各个乡镇,忙培训、忙调研,收集民情民意、完善建议提案,7年的基层历练,她不仅成长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也成为与群众打交道的专家。立足自身植保工作经验,杨恩兰提出要加强建设植物保护体系队伍,同时期待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护航贵州粮食稳产增收。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受访者供图
给植物当“医生”,守好粮食安全责任田
雨水节气过后,油菜逐渐进入蕾薹期,是管护的关键时期。“这事赴京前必须得干好。”杨恩兰暗下决心。尽管忙着写提案,仍把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放进日程。
2月9日一早,水城区龙场乡发堤村油菜花田中,30多名当地村民自发围成一圈,一场油菜病虫害防治培训正在火热进行,主讲人便是杨恩兰。
“大家看,这种叶片发黄还有点卷曲的,就是被蚜虫咬的。”“还有这种叶片上的淡黄色小斑点,是油菜霜霉病的早期。”……从田间抱起一把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油菜当“教材”,杨恩兰举例子、打比方、发药剂、亲自示范,细心讲解着霜霉病、蚜虫、猿叶甲等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和防控技术要点、药剂使用方法等。
此般场景,在杨恩兰过去7年的工作时光里,曾无数次上演。田间变教室、作物当教材,农户围一圈,一个地块待一天,一个问题反复讲,是杨恩兰的工作习惯,也是她的工作日常。
走进村寨,有农户评价杨恩兰是植保“女汉子”,“能爬坡上山、能下地干活、能飞植保机、能放老鼠夹、能解剖害虫……”事实上,作为一名基层植保人,杨恩兰面对的实际挑战远不止于此。
坡坡坎坎,最难种粮。地处乌蒙山区的水城区,山间平地少,高山坡地多,农作物主产区大都在山坡上。基于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摆在眼前的首先是土地分散、路途遥远、农作物每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复杂且不规律等问题。
害虫侵袭怎么治?预防“体检”该如何做?怎么加强营养,让作物苗更好成长?怎样抢抓防治时效,确保作物产量增收?
出身农家、学农出身的杨恩兰,深知农作物收成如何关乎一家吃饱穿暖,也深刻明白病虫害防治对农作物生长的意义有多大。
“老乡们的收成不容有失,病虫害防治耽误不得!”为了摸清常见病虫草鼠的发生规律、繁殖规律和危害规律,杨恩兰常跑到田间地头进行监测和病虫害调查,即便是在农闲的冬季,她也坚持下地。平均一周下乡3次,每年接近一半的时间奔走在田间地头。
今年年初,杨恩兰在一次常规的田野走访中,发现新情况——水城区部分小麦种植乡镇,小麦条锈病发生时段比去年提前了2个月。来不及犹豫,杨恩兰连夜撰写农业情报并及时对外发布,接着多方联络采购应急药剂并通知各乡(镇、街道)开展防治工作,尽全力降低农作物经济损失。
“我们早一点,群众损失就能小一点!”这些年,为实现早预防,杨恩兰下乡的时间、区域不设限制,除常规技术培训外,常常“突击”实地监测和病虫害调查,分析地质结构、土壤元素、气候原因、农作物生长习性。
病虫害情报既要及时也要准确权威。“首先要专业能力过硬。”这些年,杨恩兰抓住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边学习边实践,先后多次到贵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参加业务学习及实操技能提升培训。
外出“取经”,为的是反哺故土。7年间,杨恩兰将科学防治病虫害技术在全区推广应用,农户吃下了“定心丸”,发展动力自然足。目前,水城区猕猴桃、茶叶、刺梨等主导产业正不断培育壮大。于杨恩兰而言,每一次成功守护农作物,付出便有了意义。
杨恩兰(左一)正在查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情况。受访者供图
和农户做“朋友”,壮大基层植保力量
施肥、清园、春灌,水城区猴场乡小田坝村猕猴桃种植户雷勇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方面精心侍弄自家猕猴桃基地,另一方面也充当“农技推广大使”,奔赴一个又一个山间田坝,将自家管护秘诀倾囊相授。
雷勇是杨恩兰的“老朋友”了。2017年7月,雷勇自家的猕猴桃出现大量掉果,眼看就到摘果期,不及时治理一年收成都将受影响。焦灼之中,雷勇通过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联系到杨恩兰。闻讯后,杨恩兰第一时间前往雷勇的猕猴桃基地进行实地勘察,收集样本后,又多方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确定病因后又急忙赶往基地发放药剂、指导消毒、切断病原。
半个月后,雷勇的猕猴桃弥补了损失,赶上了丰收季。“看来病虫害防治还得靠知识和技术啊。”体验了一把“虫口夺粮”,果子卖完了,雷勇观念也变了,看书、咨询、培训一个不落。
一来二去,杨恩兰和雷勇也越发熟络,示范效应也很快显现。从杨恩兰处学得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技术后,雷勇的猕猴桃基地发展到8亩,农作物管护知识和技术更是信手拈来,时常自发前往水城区各个猕猴桃基地进行“把脉问诊”,指导农户清理残枝、加固棚架、检修设备,为基层农户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农技推广,道阻且长,但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事半功倍。7年间,杨恩兰翻过重重高山、越过道道沟坎,把病虫鼠害防治的新理念、新经验送到水城区30个乡镇,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变成“土专家”。
走村串户,杨恩兰乐此不疲地同村民分享病虫害防治方法。农作物“生病了”会有什么现象,常见害虫有哪些特征,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处理……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村民贴心交流。
在站办公,杨恩兰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病虫害防治技术吃透,制作成挂图、明白纸,力求用大白话去阐述,帮助更多农户能够更科学地防治农作物病虫鼠害。
……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杨恩兰在苦干实干中收获荣誉:全国农业技术能手、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技术能手……但相比荣誉表彰,杨恩兰更在意的是:“把农技研究成果更多留在农户家,农户们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意识,增收致富就更有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