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伶,1980年8月出生,现任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陶瓷透波材料、陶瓷连接和先进陶瓷无模成型技术。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品配套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授权专利65件,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银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淄博英才计划。淄博市第十一次、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资料图)
大家熟悉的航天飞行器,飞天的场景让我们每一个人热血沸腾,却不知要把这些庞然大物送上天,需要解决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甚至需要几代人为之奋斗。
20年前,一位国家重大型号总指挥对我说:“我们的武器装备还有软骨病、心脏病,我们的主体材料、发动机还和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只有我们的材料过关了,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才能大幅提升,我们国家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甘坐冷板凳去完成。”时至今日,这位老专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这些话,是一直支撑我科研路上前行的动力。
2021年3月,国家发布了一项重大攻关任务,是研制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这项技术带来的将是航天运输方式的颠覆性变革。项目要求15个月必须完成产品研制并实现装机考核,在这期间项目团队需要在学术界隐姓埋名,不能发论文,不能申请专利,不能发表任何科研成果。
当时国内军工领域没有人揭榜,我知道这个项目对于国家的重要战略意义,如果我们不去揭这个榜,我们在这个方面还要继续被“卡脖子”;我也知道做这个项目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但,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带领团队的几名党员主动请缨,成立了海燕突击队,签订了军令状,承接了这项政治任务。
那时候,我已怀孕7个多月,因为是高龄产妇,加上工作压力大,常常整夜睡不好,一走路就觉得喘不上气,每天都要吸氧。但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退路可言,更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个人情况。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从无到有的艰难攻关。从探索材料的配方,到制定可行的技术路线,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未知的黑暗中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摸索。
上天的产品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经过上千次实验,每次去给产品做压缩实验的同事都是把心提到嗓子眼。
断了!又断了!产品断裂会发出砰的一声,这在常人听起来小小的声音,在我们心里却是山崩地裂,这意味着我们的实验又一次失败了。
一次次的失败带来的是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团队中一度没有人敢去操作试验机,因为承受不了断裂那一瞬间带来的打击。
经过数千次实验后,我们的实验数据有了重要突破,但需要大量的计算和论证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当时我刚刚生完孩子一周的时间,不能去实验现场,就在家里修改方案。
宝宝睡后,我开始挑灯夜战,凌晨5点,方案终于完成。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同事们也一夜未睡,一直在等待我的方案。终于,方案通过实验验证,我们获得了第一次成功!
成功的喜悦让我的疲倦和睡意一扫而光,当我走出房间,却发现母亲在偷偷地抹着眼泪……
在淄博市“人才金政”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会有几十名年轻科技人才加入,他们心怀梦想,痴迷科研,经常为了灵光一闪的实验想法,泡在实验室几十个小时。
一个寒冷冬天的早晨,我早早来到实验室,发现团队中的一个小伙子通宵忙了一夜。他兴奋地告诉我:“我把料浆放到了窗台,却意外地发现特殊的流变现象,昨天一晚上实验了不同的环境温度,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实验参数!”
就这样,在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2022年9月,我们的产品圆满通过了用户考核。
那一刻,实验室沸腾了。同事们万分激动,高兴得像孩子,拥抱着、笑着。看着他们兴奋开心的样子,我的眼泪早已流了下来。这一年多来精神的重压、实验失败的打击、所有人为之倾注的心血,那一刻都化为成功之后的泪水奔涌而出。为了航天事业、为了国家,都值得!
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我们之所以取得很多研发项目的突破,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团队的力量;不是一朝的成功,而是几代人默默奉献的积累与传承。
科学之路深长,我将和所有的科技工作者一起,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我相信,千万个我,千万个我们汇聚成的科技力量,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城市强富美优,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