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谷子又称粟,古代也称禾,脱皮后即小米,是我国北方也是山西人民的主要小杂粮。谷子和黍稷一样,同是起源于黄河中下游。不同的是黍稷在先,谷子在后,其起源中心也有差异,黍稷的起源中心在山西,谷子的起源中心在山西、河北和河南。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中,如山西夏县西荫村遗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等都发现大量碳化的粟粒,说明谷子最早在这里驯化栽培。我国古代文字和史料中也有大量有关“禾”和“粟”的记载,如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禾”的象形文字,《诗经·小雅·黄鸟》记载:“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西汉时期的《汜胜之书》记载了粟的“区田种粟”的抗旱保种法,《齐民要术》又提出了“谷田必须易岁”,即种粟不能重茬的栽培技术。至于小米对人体的保健功能,明代的《本草纲目》中最早提出了“小米主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味苦,治胃热清渴,利小便”的说法。
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又不断发展和演化出众多粟的新品种。北魏的《齐民要术》就记载了谷子良种86个。从明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又通过口感鉴定就评选出我国的四大名米,即山西的“沁州黄”小米,山东的“金米”和“龙山米”,河北的“桃花米”,作为嘉靖年间到清朝各代皇帝的宫廷贡品。到了清代的《授时通考》中就记载有我国五百多个粟的品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农作物品种征集活动,仅谷子就征集到16838份,经专业人员通过田间统一农艺性状鉴定,对同名同种、异名同种的品种进行整理归并后,1979年由山西农科院主编的 《中国谷子品种资源目录》就编入谷子品种11673份。直到现在共征集到谷子品种资源27000余份,已入国家种质库保存。这些品种类型繁多,仅以谷穗的形状分类的话,就有龙爪型、猫足型、鸭咀型、纺锤型、圆筒型、圆锥型、棍棒型、鞭绳型等6类,以粒色分类,主要有黄谷、白谷、红谷、黑谷、青谷和金谷等6类。
山西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也是谷子的起源和主产区之一,在高平市羊头山上的炎帝陵,还留有炎帝的“五谷畦”,在挖掘出的石碑上有炎帝“教民稼穑,除瘵延龄,播生嘉谷”的记载,可见在6000多年前谷子就已经是山西先民的主要食粮了。在稷山县稷王庙的石碑上也留有“黍禾蓬勃想遗踪”的诗句,说明在4000多年前,“禾”仍然是我国古农师教民稼穑的主要作物。在襄汾县陶寺新石器时代的城池遗址中,发现的农作物中有93.5%为黍和谷子,进一步说明在尧舜时期谷子也和黍稷一样,已经发展到一个很兴盛的阶段。直到今天,山西仍然是我国谷子的主产区,拥有和保存品种资源5000余份,每年播种面积400万亩左右。在古老的名优特品种中,除“沁州黄”外,还有广灵县的“东方亮”、阳曲县的“朱砂红”、阳城县的“老谷米”、临县的“谷上谷”、离石的“猪汉肠软谷”、应县的“气死鸟”等品种,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