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发展的热土,生机勃发。近日,鲁网记者跟随济宁市231产业集群集中采访团一行走进企业,采访相关企业负责人、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作为化工强市的济宁市,在进一步完善全市化工产业结构的同时,正在向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高端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
所谓“231”产业集群,就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优势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之所以确定这些产业,主要是这些产业济宁有基础,符合新旧动能转换要求,有良好的成长空间。
山东恒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助理张金刚介绍了邹城市山东恒信生物可降解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项目情况。该项目位于邹城市太平镇,由山东恒信集团全资子公司山东恒信中碳高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50.2亿元,占地面积860亩,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建设4万吨乙炔、24万吨甲醛、12万吨BDO、6万吨PBAT生产装置及公辅设施;二期投资30.2亿元,建设4万吨乙炔、24万吨甲醛、12万吨BDO、5万吨丁二酸、6万吨PBAT及6万吨PBS生产装置。该项目采用干法乙炔、炔醛法BDO及直接酯化、连续缩聚法PBAT/PBS工艺,技术路线国内领先,节能环保优势明显,其可降解塑料产品不仅能使塑料垃圾减容、减量,而且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及对土壤环境的破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可年产BDO24万吨、PBAT12万吨、PBS6万吨、丁二酸5万吨,年产值90亿元,利税18亿元。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需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成为济宁新旧动能转换新的增长点。
山东恒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岳洋介绍了公司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布局针状焦、乙醇、可降解塑料、超高功率电极等项目的情况。
记者在山东庚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化工新材料及其单体项目工地看到各项施工正在有序推进。济宁市鱼台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部部长杨海波介绍说,庚彩项目是2022年全市第一个开工的50亿元产业项目,是我区有史以来招引体量最大的项目。从1月25日赴鞍山签约至8月28日纳统入库,仅用时8个月时间,庚彩项目打破了全市化工项目落地周期记录。目前该项目一期19个单体建设工程已经开工17个,实现到位资金5.5亿元。5月份被市委予以全市通报表扬,第三季度荣获全市招引产业项目“流动红旗”。
山东庚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驻企干部张振波说,一期年产1.6万吨间苯二腈、4000吨对苯二腈,20个单体17个已经开工建设争取作为全市一季度集中开工活动主场地,10月底进行试生产;二期已完成立项,正在编制环评、安评、能评等报告,力争二季度开工建设。
另外,山东亘元锂电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也进入了签约和正在实施落地的阶段。项目具有多种优势,有利于拉长产业链条,有利于产品创新,发展前景良好。
据了解,济宁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区位交通优势,经过多年产业培育,我市已形成以煤化工为特色,盐化工、橡胶制品、化工新材料等融合发展的多元化工产业集群,拥有焦炭800万吨、甲醇120万吨、轿车轮胎1000万套、烧碱66万吨、针状焦30万吨产能。近年来,我市深入落实全省化工专项行动,7家化工园区、5个重点监控点企业获得省政府认定通过,化工产业呈现出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明显增强、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拓展、产业科研创新平台支撑逐步增强、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稳步提升、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截至202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00家,实现营业收入905.98亿元、利润51.5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17.78%、11.40%,行业运行态势保持平稳。
2022年,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专班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产业链研究和集群培育,精心绘制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等核心产业链图谱,编写全市煤化工、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分析报告,济宁市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世纪阳光分别被评为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及集群领军企业。二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荣信集团10万吨/年针状焦、汉峰新材料1.5万吨化工新材料、中科新材料有机胺催化剂等项目全面竣工投产;荣信集团50万吨乙醇、世纪连泓年产6万吨色浆、汶华香料1.3万吨香兰素、七洲化工4.75万吨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建设项目正加速建设。三是产业链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总投资55亿元的庚彩新材料高端化工新材料及其单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亘元锂电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以及华宇同方一万吨电子特气等一批优质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进一步完善全市化工产业结构。
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专班副主任、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中心高端化工产业服务部部长孔令寅表示,2023年,济宁市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专班将严格落实省委“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按照市委“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标准,抢抓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全市制造强市战略部署,牢牢把握“1335”工作思路,锚定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深化三条核心产业链研究,落实驻企干部管理、“蓝黄红”三色调度督导、要素保障服务三项保障措施,狠抓项目建设、企业素质提升、科研创新、数字化改造和产业协同发展等五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高端绿色化工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