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又到了一年春季植树造林的好时节。近日,鲁网记者到邹城市四基山、四峪山和曲阜市五碟山荒山绿化项目区采访,亲眼目睹了此前种植的小树绿叶满枝,生机盎然,绿满春山,绽放新颜。济宁市荒山绿化成绩显著。
济宁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胡连昌介绍了有关2022年济宁市荒山绿化情况,济宁市自2022年全面启动了荒山绿化三年(2022-2024)行动,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市域推动国土绿化扩容增量,全方位提升森林生态质量,推动了济宁林业事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2022年,济宁市全面融入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的重要抓手,锚定打造“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先行区”目标。
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共建共享工作格局
市县高位推动。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市长于永生同志先后12次调研调度、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对荒山绿化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将荒山绿化纳入全市指挥部作战体系,成立由常务副市长及两位副市级领导分别任指挥长、副指挥长的荒山绿化工作指挥部,专人专班,集中办公。有关县市均成立指挥部,市、县一体强力推进,统筹实施。镇村全面落实。以镇村为主体,按照乡镇负责、村级落实的原则,整合资源、资金和项目,以工程造林带动地方群众参与。在荒山绿化树种选择上,尊重承包人和当地村委的意见,由镇村牵头组织村民成立绿化队、管护队,让本村人绿化自家山,护好自家林,充分调动了当地群众主人翁意识,为荒山绿化高质量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助力帮扶。建立部门、企业帮扶机制,将55个市直部门、驻济单位和国有企业明确到荒山绿化帮扶区域,明晰帮扶任务、完成时限,协调基层解决困难问题。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了“万名干部绿化荒山”行动;搭建济宁市“云植树”平台,畅通广大群众多形式参与义务植树渠道,动员民营企业主动捐资100余万元,助力项目实施,真正形成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荒山绿化共建共享新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项目整体时序布局
分区推进。将全市荒山绿化分为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区域、交通干线可视范围荒山绿化区域和市域其他荒山绿化区域三大区域。并将孔子诞生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尼山片区作为重点绿化区,提升重点区域绿化标准,分区域共同推进。统筹实施。荒山绿化工程除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外,同时还增加了造林绿化的辅助工程,包括防火隔离带、引水上山、防火隔离墙等。科学设计。区域内综合考虑坡度、坡向、土壤种类、土层厚度等因素,设计不同的栽植模式,各个栽植模式内主栽树种、混交树种、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代用树种、造林密度、补植密度、整地方式都做了严格要求,科学制定人工造林栽植模式,特别是将济宁市儒家文化融入荒山绿化,选用在儒家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黄连木、杏树、柏树等地方乡土树种,在荒山绿化中赋予了其文化内涵,打造了孔孟之乡厚重的森林文化景观。
在济宁市邹城市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四峪山片区采访中,曲阜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丰伟介绍了曲阜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创新绿化管理工作,确保提高植树成活率。并且依托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增加了造林绿林的辅助工程,提高了森林防火安全。
坚持全程管控,强化项目实施质量保障
林长网格化推进。依托林长制体系,将荒山造林小班全部明确市、县、镇、村四级包保林长,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包保任务和责任人,实行网格化管理,纳入林长制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实行挂图作战。2022年春季造林黄金时间启动战时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所有任务全部按镇街、按山头细化落实到月、三四月份集中造林期细化到周,建立到山头、到乡镇、到责任人的倒排工期时间表,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坚持日调度、日通报、周例会。克服疫情和极端干旱不利条件,圆满完成造林任务。严格质量管理。市、县指挥部人员全部下到一线包保山头,实行日常质量监管和竣工检查验收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管理贯穿于荒山绿化的全过程。在推进过程中,对新完成绿化的造林山头,实行县级自查、市级验收;对正在施工的山头,实行全过程监管,发现问题限期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指挥部实行山头造林质量分级管理,根据日常质量检查情况,对所有山头实行一、二、三级质量分级,将督导重点放到进度较慢、存在问题的二、三级山头上,并根据各批次检查情况对各山头分级进行动态调整,有力地促进了荒山绿化全面高质量推进。
坚持造管并重,打造荒山绿化“济宁模式”
为提高荒山绿化造林成活率,解决栽后管护问题,全面建立推行专门绿化队伍、专门设施、专门设备、专门管护队伍、专门资金等“五个专门”荒山绿化造管护全链条保障机制。设施设备同步配备。各造林山头除项目作业设计规划实施的配套工程外,增加造林绿化所需的水、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与造林一体设计、统筹实施,保证未来3-5年日常浇水管护。封山育林同步实施。对完成绿化任务山头实行全面封山育林,全部配套建设护林房、硬质封山隔离墙(网)、安装责任公示牌、封山育林警示牌等封山育林设施,有效解决多年人为破坏、牲畜毁林问题。技术服务全程跟进。市、县成立荒山绿化技术服务团队,编制《济宁市荒山绿化造管并重全链条技术培训一本通》,进山入户,一对一、点对点提供指导服务,做到村级绿化队长、村书记等直接参与施工的人员培训全覆盖。同时,邀请省级专家会商绿化不同时间段造林技术要点,先后印发《荒山绿化造林抚育工作技术要点》《全市荒山雨季造林技术要点》《从质量检查看影响荒山绿化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等技术指导学习资料,确保荒山绿化技术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到位。强化资金支持。济宁市制定荒山绿化奖补政策,凡荒山绿化验收合格后按照1000元/亩的标准由市级财政予以奖补,2022年市财政提前预拨1941.8万元,用于荒山绿化抗旱保苗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济宁市邹城市四基山荒山绿化项目基地、济宁市邹城市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四峪山片区和济宁市曲阜尼山区域荒山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基地绿化初见成效。
坚持助农增收,推动生态富民有机统一
济宁市把荒山绿化工程打造成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进一步释放了荒山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新群众增收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模式,紧紧围绕“绿化队承包+劳务雇工+技能培训+公益岗设置”四位一体以工代赈形式,组建 173支村级绿化队,每天4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劳动。新设立农村护林公益岗2171个,多途径、多方式、全链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尼山项目累计带动就业30.2万人次,实现群众增收近3200余万元。拉长林业产业链条。坚持因山制宜、因村制宜,结合当地种树传统和群众意愿,在适宜的地区种植了板栗、杏、元宝枫、猪牙皂、金银花等特色经济林和木本粮油植物,项目区累计栽植经济林4000亩以上,放大了林业综合效益。开展林业碳汇开发。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济宁市政府与中国林学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注册成立绿碳科技公司,将尼山项目纳入碳汇造林项目开发,挖潜荒山绿化的长远效益。济宁市荒山绿化相关工作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省委改革办、省自然资源厅发文予以全省推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
持续接力,书写新篇。2023年是济宁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的第二年,也是荒山绿化持续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济宁市在2022年荒山绿化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靠前布局谋划,为年度任务顺利推进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开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整地10971.1 亩、完成率 62.4%,完成造林 3391.0 亩,完成率 19.3%;修建道路49.8公里、蓄水池49个、水井11眼,铺设引水管线62公里。近日,济宁开出首单森林碳汇保险。中国人寿财险公司为邹城市大束镇2527亩新种植的荒山绿化林木开出保单,提供了12.6万元的碳汇损失风险保障。在不久的将来,济宁市荒山绿化必将取得更加骄人的业绩!